第五屆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暨輔導員培訓班——急救知識培訓
時間:2022-07-05 13:31:08 來源: 作者:

        2022年6月29日下午15:00,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10醫院急診醫學科成員受邀到我校教師發展中心,參與第五屆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暨輔導員培訓班急救知識培訓。急診醫學科的成員有主治醫生卓振權、主治醫師林建聰、醫生吳少杰、護士長張晶、護師鄭燕清、蔡寶裕、許雅雯和護士余常一,其中主講人為主治醫生卓振權,演示者為護師蔡寶裕。

       培訓班由我校學生處處長孟慶新教授主持,而后由主治醫師卓振權講解心肺復蘇的判斷方法和步驟,包括有:判斷意識呼吸心跳、致電緊急醫療機構、給予心臟按壓、給予人工呼吸、持續CPR和AED除顫六大部分。

其中,判斷意識呼吸心跳,需要輕拍雙肩靠近耳朵大聲呼叫(確認患者意識喪失),并聽呼吸音,喉結旁開兩指凹陷處,眼睛觀察胸廓起伏。致電緊急醫療機構,需要說明地點、可能原因、具體情況、患者人數、現場情況、聯系電話,并接受調度員指揮救助。

       給予心臟按壓,需要定位:劍突上2橫指,胸骨中下1/3交界處,胸骨中下段,男性為兩側乳頭連線中點。接下來,一只手掌壓在另一手背上,兩手交叉相扣。注意要以掌跟處按壓胸骨;按壓姿勢時注意肘關節伸直;雙肩位于雙手的正上方;手指不應加壓于病人胸部;在按壓間隙的放松期,操作者不加任何壓力,但手掌根不離開胸壁,以免移位。按壓深度:成人5-6cm ,兒童胸廓前后徑1/3;按壓頻率:100-120次/分,按壓與放松的時間比為1:1。給予心臟按壓,要檢查確?;颊哳i部無損傷,并將患者頭偏一側,檢查并清除患者口中異物(如嘔吐物、假牙等)。

       給予人工呼吸,采用仰頭舉頜法、雙手舉頜法來開放氣道。要求口張開,捏鼻翼,平靜吸氣,口包口密閉緩慢吹(減少過度通氣,胃膨脹),其中吹氣時間:1秒,頻率:1次/6秒(10次/min),見胸廓抬起(復蘇的關鍵)。持續CPR,按壓與人工呼吸比率為30:2。AED除顫,在AED到達后,立即打開,并將電極片連接到患者胸部。如果有一名以上的救援人員在場,在胸前貼上電極片的同時,應繼續進行心肺復蘇。按照AED的語音和視覺提示進行操作,電擊時確保自己與其他人未接觸患者,電擊后立即恢復心肺復蘇。有效指征為能摸到大動脈搏動,病人面色、口唇、甲床及膚色由灰白轉紅潤,散大的瞳孔回縮,有呼吸改善或出現自主呼吸,有尿液排出,昏迷變淺或出現反射掙扎。只要前兩項指標出現,就應堅持按壓心臟。

       醫護人員在講解過程中一邊展示一邊說明,在講解結束后,我校全體輔導員全員上場逐個進行手把手演練。此次培訓,進一步加深了我校輔導員們對心肺復蘇的了解以及對技能要求的掌握,明確了心肺復蘇在急救中的重要性。相信急救知識能夠惠及更多人;讓我們守護好身邊每位需要幫助的人,真正做到“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